回到最近的文本

基于依恋的儿童干预和预防项目

拜伦Egeland博士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发展研究所

2019年7月, 2nd启。

简介

鲍尔比依恋理论是一种精神病理学理论和正常社会情感发展理论。它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即婴儿和照顾者之间早期发展的关系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鲍尔比的理论试图解释早期的关系如何有助于心理健康或后来的精神病理。“依恋”一词是用来描述婴儿和照顾者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1、2依恋不是婴儿的特征,也不是照顾者的特征。相反,它是一种随着婴儿和照顾者的互动而形成的情感和行为互动模式,特别是在婴儿需要和寻求关注和安慰的背景下。

通过与相同的成年人的反复互动,婴儿开始识别照顾者,并预测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行为。鲍尔比说,婴儿在探索环境时,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倾向于把看护者当作安全的避风港或安全的基地。1因此,感到威胁的婴儿会向看护者寻求保护和安慰。照顾者对这种请求的反应有助于将依恋关系塑造成一种随着时间发展的互动模式。在一岁的时候,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让婴儿开始预期照顾者对她寻求安慰的反应,并按照这些预期行动。

依恋理论的另一个原则是,从这些最初的关系中,婴儿形成了对自我、他人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心理表征。Bowlby称这些表示为内部工作模型。1随着婴儿的成长和接触第一次关系之外的世界,内在的工作模式也指导着她在后续关系中的行为和期望。

如果母亲在婴儿寻求安慰时表现出敏感和安慰,那么婴儿在痛苦时就会继续寻找母亲,并通过与母亲的接触而平静下来。婴儿的内在工作模式会让她认为别人是可靠的、富有同情心的,而自己也值得这种关注。该模式已被标记为安全的。1、2

相反,如果照顾者在婴儿寻求联系时无法联系,或者只是不稳定地联系,或者不敏感,或者拒绝,婴儿将学会在痛苦时不寻求联系,或者只以矛盾的方式寻求安慰,因为强烈的请求可能会疏远本已不可靠的照顾者。这个婴儿的内在工作模式会让她认为别人不值得信任,可能会排斥她,而她自己也不值得可靠、敏感的照顾。这些模式被贴上了不安全的标签。1、2不安全依恋模式被进一步划分为两种模式:回避型依恋和抗拒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此外,有些婴儿在依恋方面被归类为无组织/无方向性,因为他们在面对威胁或压力时似乎无法诉诸单一的、有组织的依恋模式。相反,他们会迷失方向或诉诸相互冲突的行为策略。

主题:附件和后续发展

研究表明,婴儿时期的依恋安全感预示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发展,比如共情,3、4、5社交能力5、6、7、8、9和行为问题,10、11、12安全依恋能预测更理想的发展结果,而不安全依恋能预测行为和关系困难。我们还发现,对于那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表现良好的孩子来说,安全的依恋是一个主要的保护因素。13此外,依恋关系可能通过影响生物发育过程,包括大脑发育,对功能产生长期影响。14

内在工作模式从婴儿期一直延续到整个生命过程,如上所述,它们影响到个人在关系中的期望和行为,包括对下一代的养育。利用成人依恋面谈(AAI),15许多研究表明,父母依恋组织与婴儿依恋模式有关。拥有安全组织的父母可能会有与他们有安全依附关系的婴儿,而拥有不安全组织的父母可能会有与他们有不安全依附关系的婴儿。16、17

由于与安全依恋相关的许多积极结果,其含义是显而易见的。设计(并评估)预防和干预方案,以促进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以改善有不良发展结果风险的婴儿和儿童的发展结果,并预防行为问题和精神病理。

问题:基于依恋的预防和干预项目

依恋关系,就像发展的所有其他方面一样,不是脱离其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如上所述,以一种敏感的方式对婴儿的需求和暗示做出反应的看护者很可能与婴儿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有许多个人因素(如母亲的抑郁)和人际因素(如与配偶的暴力关系)可能会使照顾者更难以敏感和情感反应的方式对婴儿作出反应。此外,许多环境因素,如混乱的生活条件,可能会干扰依恋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当干预来自面临多重个人和环境挑战的高风险人群的家庭时。许多项目没有准备好处理高风险家庭的问题。

研究背景:依恋干预的结果

1995年,van Ijzendoorn等人。18对12种依恋干预进行了回顾,2000年,Egeland和他的同事19找到了一些已经实施和评估的项目。2003年,荷兰研究人员进行了另一项元分析,包括29项旨在增强依恋安全性的调查。最近,以依恋为基础的预防和干预项目有所增加。20.

山等。21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以确定早期干预对提高附件安全性的有效性。他们发现,早期的干预导致了安全的依恋和提高父母的敏感性。这些发现重复了之前的回顾和meta分析的发现。20.

基本上有两大类型的干预项目旨在提高母婴依恋的质量:(1)努力帮助父母对婴儿的暗示更加敏感;(2)试图改变父母对自己被父母照顾方式的看法。许多依恋干预都属于这两类,而另一些则结合了这两种方法,还有一些,比如贝克威斯的方法22强调社会支持的节目。

主要研究问题

由于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与积极的发展结果相关,并已被发现是面对逆境的保护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发、实施和评估基于依恋的干预/预防方案。还有许多研究问题有待回答,特别是与基于依恋的预防项目相关的长期成本效益问题。此外,研究人员需要确定谁最有可能从特定的项目方法和策略中受益。

最近的研究结果

在荷兰进行的一些干预在提高母亲对婴儿暗示的敏感性方面取得了成功。Van den繁荣23研究人员将100名脾气暴躁的婴儿和他们的母亲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婴儿更敏感,母子关系更牢固。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干预的目的是提高父母的敏感性。干预只包括三个疗程,在24和42个月的随访中发现了积极的结果。Juffer等人对被收养的婴儿和他们的养父母采用了类似的方法。24日,25也得到了积极的发现。

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van Zeijl和他的同事26使用视频反馈程序对一组1- 3岁的具有高水平外化行为的儿童。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在减少过度活跃、反对和攻击行为方面是有效的。Bakermans-Kranenburg及其同事随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27表明基因差异减缓了干预的效果。在父母积极管教增加最多的情况下,多巴胺受体基因上某一基因型的儿童表现出最大的外化行为减少。儿童对环境变化的易感性部分取决于基因差异,这一发现非常具有挑衅性,希望在早期预防和干预领域开展更多的环境基因研究。

旨在改变父母认知表征的项目的评估结果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发现,但很少有治疗和控制之间在依恋分类上的显著差异。利伯曼et al。28确定了一组来自高危家庭的焦虑依恋婴儿。和大多数试图改变内在工作模式的研究人员一样,他们使用了婴儿-父母心理治疗方法。每周一次的家访的重点是对母亲和孩子的情感体验做出反应,包括母亲报告的情感体验和通过母子互动观察到的情感体验。干预者试图澄清母亲对孩子和干预者的情感经历和感受。他们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母亲共情、目标矫正伙伴行为、儿童回避和儿童对母亲的愤怒方面有显著差异,干预组在这些变量上都表现出最佳行为。Toth和他的同事采用了类似的方法29与随机分配的对照组相比,学龄前儿童父母心理治疗组中抑郁母亲的孩子有更高的安全依恋率。

陡峭项目是一个综合性项目,旨在改变内部工作模式,提高母亲的敏感度。30.该方法包括从产前开始的家访和小组会议,持续两年。该项目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例如,与对照组的母亲相比,陡峭项目中的母亲更敏感,对婴儿发育有更好的理解,抑郁和焦虑得分较低,在管理家庭事务方面更有能力,拥有更大的社会支持网络。

结论

与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相关的积极的长期发展结果为在生命早期实施基于依恋的预防计划提供了极好的理论基础。然而,认识到这种早期关系的重要性并没有导致大量基于依恋的干预。有各种各样的早期父母教育和家访项目,但很少把促进安全依恋关系的发展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现有的以依恋为基础的干预措施的评价结果是令人鼓舞的,特别是涉及相对低风险样本的荷兰研究。根据荷兰的研究结果,以依恋为基础的干预措施,侧重于增强敏感性,对于那些有动力学习应对难相处婴儿的方法的父母来说,似乎很可能会成功。对于更多的高危家庭,似乎需要更全面、更长期的干预措施。

影响

基于依恋理论和研究,以及现有基于依恋的干预措施的评估结果,建议将基于依恋的干预/预防项目纳入现有的针对幼儿高危家庭的家访和父母教育项目中,并研究改变父母对父母依恋的认知表征的新方法。关于亲子互动,父母的特征和信仰,以及作为安全依恋关系的先决条件的背景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这些知识需要应用到下一代依恋干预的开发中。高风险家庭的需求和优势各不相同。干预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每个家庭的独特需求,并利用他们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鲍比J。附件.2nd纽约州纽约:基础图书;1982.附件和损失;卷1。
  2. 安斯沃斯,布莱哈尔,沃特斯,沃尔。依恋模式:对陌生情境的心理学研究.希尔斯代尔,新泽西州: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8.
  3. 凯斯滕鲍姆R,法伯E,艾伦A,斯鲁夫洛杉矶。学龄前儿童共情的个体差异:与依恋史的关系。儿童发展的新方向1989; 44:51 - 64。
  4. 奥本海姆D,萨吉A,兰姆ME。基布兹的婴儿-成人依恋关系及其与四年后社会情感发展的关系。在:象棋S,赫茨格我,编。儿童精神病学和儿童发展年度进展,1989年.宾夕法尼亚州费城:Brunner/Mazel Inc.;1990:92 - 106。
  5. Sroufe洛杉矶。幼儿照顾者依恋与适应模式:适应不良与能力的根源。明尼苏达儿童心理学研讨会1983; 16:41 - 83。
  6. Elicker J, Englund M, Sroufe LA。从早期亲子关系预测儿童同伴能力和同伴关系。In: Parke RD, Ladd GW, eds。家庭-同伴关系:联系模式.希尔斯代尔,新泽西州: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77 - 106。
  7. Sroufe LA, Egeland B, Carlson EA, Collins WA。人的发展:明尼苏达大学对从出生到成年的风险和适应的研究.纽约,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2005.
  8. Sroufe LA, Egeland B, Carlson EA.一个社会世界:亲子和同伴关系的整合发展。收录于:Collins WA, Laursen B, ed.作为发展背景的关系.Mahwah,新泽西州: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241 - 262。明尼苏达州儿童心理学研讨会;卷30。
  9. 汤普森RA。早期依恋和后期发展:熟悉的问题,新的答案。在:卡西迪J,剃须刀公关,编辑。附件手册: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2nd主编。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2008: 348 - 365。
  10. 依恋与精神病理学。在:阿特金森L,戈德堡S,编。依恋问题在精神病理和干预.新泽西州马赫瓦:劳伦斯·厄尔鲍姆;2004:27-48。
  11. 高风险性学龄前儿童依恋质量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儿童发展研究学会专著50 1985;(2): 147 - 166。
  12. lyon - ruth K, Easterbrooks MA, Cibelli CD.婴儿依恋策略、婴儿智力滞后和母亲抑郁症状:7岁时内化和外化问题的预测因素。发展心理学1997; 33(4): 681 - 692。
  13. Yates TM, Egeland B, Sroufe LA。重新思考弹性:一个发展过程的视角。见:卢萨SS,编。韧性和脆弱性:儿童逆境中的适应。英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3: 243 - 266。
  14. Schore。眼眶前额叶皮层调节系统的经验依赖性成熟和发育性精神病理学的起源。发展和精神病理学1996; 8(1): 59 - 87。
  15. Main M, Goldwyn R。成人依恋评分和分类系统.加州伯克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1985.未出版的手稿。
  16. 伯努瓦·D,帕克·KCH。依恋的稳定性和三代间的传递。儿童发展1994, 65(5): 1444 - 1456。
  17. Zeanah CH, Benoit D, Barton M, Regan C, Hirshberg L, Lipsitt L.母亲和一岁婴儿依恋的表征。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1993年,32(2):278 - 286。
  18. Van IJzendoorn MH, Juffer F, Duyvesteyn MGC。打破不安全依恋的代际循环:基于依恋的干预对母亲敏感性和婴儿安全的影响综述。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1995年,36(2):225 - 248。
  19. Egeland B, Weinfield NS, Bosquet M, Cheng VK。记忆、重复和努力:基于依恋的干预的教训。在:奥索夫斯基JD,菲茨杰拉德HE,编。WAIMH婴儿心理健康手册.纽约,纽约州:威利;2000: 35 - 89。婴儿心理健康群体处于高危状态;卷4。
  20. Bakermans-Kranenburg M.J, van IJzendoorn MH, Juffer F.少即是多:儿童早期敏感性和依恋干预的meta分析。心理上的公告2003, 129(2): 195 - 215。
  21. 儿童早期敏感性和依恋干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婴儿行为与发展2017;46:14-32。
  22. 对患病早产儿弱势父母的干预。精神病学:人际关系过程研究杂志1988年,51(3):242 - 247。
  23. 范登·布姆特区。气质和母性对依恋和探索的影响:对具有易激婴儿的下层母亲敏感反应的实验操作。儿童发展1994, 65(5): 1457 - 1477。
  24. Juffer F, Hoksbergen RAC, Riksen-Walraven JM, Kohnstamm GA。收养家庭的早期干预:支持母亲的敏感反应、婴儿-母亲依恋和婴儿能力。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杂志1997; 38(8): 1039 - 1050。
  25. Juffer F, Rosenboom LG, Hoksbergen RAC, Riksen-Walraven JMA, Kohnstamm GA。有和没有亲生孩子的收养家庭的依恋和干预。在:库普斯W, Hoeksma JB, van den Boom DC, eds。互动和依恋的发展:传统和非传统的方法.荷兰阿姆斯特丹:荷兰北部;1997:93 - 108。
  26. Van Zeijl J, Mesman J, Van IJzendoorn MH, Bakermans-Kranenburg MJ, Juffer F, Stolk MN, Koot HM, Alink LRA。基于依恋的干预对有外化行为问题风险的1- 3岁儿童的母亲加强敏感纪律: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74(6): 994 - 1005。
  27. Bakermans-Kranenburg MJ, Van IJzendoorn MH, Pijlman FTA, Mesman J, Juffer F.差异易感性的实验证据: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多巴胺D4受体多态性(DRD4 VNTR)调节干预对幼儿外化行为的影响。发展心理学2008年,44(1):293 - 300。
  28. 利伯曼AF,韦斯顿DR,帕尔JH。焦虑连接双系的预防干预和结果。儿童发展1991, 62(1): 199 - 209。
  29. Toth SL, Rogosch FA, Manly JT, Cicchetti D.幼儿父母心理治疗对重性抑郁症母亲幼龄后代依恋重组的有效性:一项随机预防试验。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74(6): 1006 - 1016。
  30. 埃格兰B,埃里克森M.陡峭的教训TM:为了婴儿和父母的幸福,将理论、研究和实践联系起来。在:Sameroff A, McDonough S, Rosenblum K,编。处理父母关系问题.纽约,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2004: 213 - 242。

如何引用这篇文章:

以依恋为基础的幼儿干预和预防项目。在:Tremblay RE, Boivin M, Peters RDeV,编。van IJzendoorn MH,主题。儿童早期发展百科全书(在线)。//www.zhuyintao.com/attachment/according-experts/attachment-based-intervention-and-prevention-programs-young-children.2019年7月更新。已于2021年8月14日访问。